去年以来,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四个强化”,做活“人才促进就业、就业吸纳人才”文章,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人才项目招引挖掘
提升闭环服务工作机制
关于“招引”工作,一是开展资源摸排。对接投促部门,详实摸排区内利于人才企业落户的房产、土地资源,完善资源清单,让企业有的放矢地做出选择。二是开展联合招商。对接孵化基地,开展联合招商活动,整合资源,制定政策,形成合力,实现突破。去年以来,共引进山东狐玛丽人才科技有限公司、浮生六记学术咖啡旗舰店、3D打印造物研究院三家企业。三是开展政策宣讲。组建政策宣讲团,积极开展以“企业点题我来答,招引政策全知道”为主题的政策宣讲系列活动,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全力打造“政策汇+套餐制”服务模式,构建全周期、全方位、全流程政策保障体系。去年以来,共开展政策宣讲系列活动98次,发放《人才就业政策汇编指南》15000余份,解疑答惑360余个,实现了精准服务零距离。四是开辟绿色通道。围绕人才企业和单位员工最关心的税收减免、房地让利、社保缴费等问题,积极推动“一楼通办”,建立完善“一口受理--直办代办--跟踪服务--办理到位”的闭环服务工作机制,确保企业留得住、发展快、效益好。关于“挖掘”工作,一是深入挖掘联东U谷、西城软件园、西部创新园、美客文创园等四大产业园区人才企业入驻运营情况,列出台账,筛出重点,强力突破。二是重点挖掘文昌、平安、崮云湖等三大城区街道人才企业招引培育情况,拉出清单,对接资源,助力发展。
强化人才创业平台建设
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目前,长清区共有联东U谷、西城软件园、西部创新园、美客文创园等四大人才创业孵化平台。下一步,一是依托市区两级创业导师队伍,深入开展“创业导师进高校(园区)”活动,指导创业者提升创业能力。去年以来,精心组织创业导师团队分别走进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学生们送去了一场场“及时雨”。二是积极开展创业典型评选活动,选树“长清区2025年度十大创业之星”,示范引领创业工作开展。三是重点打造以西部创新园为核心的大学生创业服务街区,不断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开展四大创业孵化平台宣传推介活动,让更多大学生走进创业孵化基地,了解长清创业环境。今年5月份,联合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济南西部创新园成功举办“创业指导进基地”专项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企业交流、政策宣讲、项目路演等多元形式,为大学生创业者搭建了与优质资源对接的桥梁。五是开展“贷在长清”活动,联合承办银行,深入企业宣讲贷款政策28次,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强化人才企业护航行动
提升人才企业聚才效应
成立人才企业护航工作专班,开展“人才企业大走访”活动,助力人才企业实现大发展。一是建立“一企一档”需求清单。人才企业护航工作专班深入人才企业生产车间、项目现场和研发一线,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主管及一线员工进行“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摸清企业对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用工状况、社保缴纳、人才结构、劳动关系等核心环节的真实情况,建立详尽的“一企一档”需求清单,实现帮办服务有成效。二是落实问题诉求动态清零机制。对走访收集的问题诉求建立专门工作台账,明确责任科室、解决路径和办结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去年以来,共对接走访园区10个、企业114家,收集人才需求信息86条,对接高校8所,开展上门服务62次,解决相关问题80个。三是强化政企常态化服务机制。打造开发长清区“百家企业人才服务直通车平台”,吸纳局人才科、培训科、创业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人才服务专员,建立企业人才需求对话机制,为企业全方位提供“人才引进、人才评价、人才开发、人事代理、项目对接、政策宣讲”等公共服务,实现推动企业发展与人才成长同频共振,叫响“企业吹哨,专员报到”和“平台一互动,服务无止境”的“温暖人社”服务品牌。
强化高校学子档案管理
提升档案转递服务质效
一是创新“政策汇+套餐定制”工作模式,实现精准宣讲“零距离”。“档案到底该转到哪里?”、“如何避免成为‘死档’?”针对高校毕业生普遍困惑,区人社局走进山东女子学院、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在精准推送人才就业政策的同时,积极开展“档案政策进校园”活动。科室工作人员通过可视化PPT演示、互动答疑等形式,集成化解读档案转递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累计发放政策指南2000余份,覆盖毕业生1800余人,实现档案服务与就业指导深度融合,让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高效顺畅 、少走弯路。二是创新“公众号+视频导航”工作模式,实现档案转递“不迷路”。为破解电话咨询效率低、流程复杂的痛点,区人社局开通“档案不迷路”公众号,推出《长清户籍毕业生档案转递指南》、《档案接收办理流程》等实用推文,并配套线上办理视频教学,将操作流程可视化。自5月6日上线以来,日均浏览量达130余次,实现“24小时不打烊”服务。同时,针对办公区域分散问题,区人社局摒弃单调的箭头指示,采用可爱的卡通人物进行视频导航,扫码即可获取沉浸式路线指引,让高校毕业生仿佛置身于一场有趣的寻宝之旅,轻松找到档案室。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高校毕业生的交口称赞,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方式清晰明了,既方便又有趣,大大增加了办事体验感。三是创新“智能化+即到即录”工作模式,实现流动档案“有家回”。区人社局将毕业生档案录入方式从单一打字改成语音识别,之前一人一天勉强能录完100份档案信息,现在录入效率翻倍,在繁忙毕业季轻松实现“即到即录、当日入库”,日均处理量达200余份,杜绝了档案滞留风险,保障了“每一份档案都有家可归”。同时,也极大方便了毕业生随时查询档案状态、办理党员档案借阅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