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快速响应、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实施人社战疫专项行动,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等各项工作。
聚焦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等涉及国计民生重要企业用工需求,建立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部、省、市、县四级联动、及时响应。配备人社服务专员,摸排用工信息,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现实困难,实施台账管理。广泛利用网站、微博、微信、APP等载体,多渠道发布重点企业用工信息,设立重点企业招聘专区、提供专场招聘,搭建用工供需对接平台。采取本地挖潜、用工调剂、跨区域劳务对接等措施,帮助企业招用工。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支持性政策,对重点企业开复工给予支持。 截至5月14日,累计帮助10140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55.4万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劳动力市场供需逐步恢复,企业普遍步入正常生产经营,重点企业用工阶段性保障任务已经完成。 天津、河北、上海、安徽等地广泛动员引导当地居民到重点企业就业。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地通过搭建用工调剂平台、加强省内外劳务对接等方式,帮助企业招用工。北京、重庆、云南等地对为重点企业提供服务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山东、江西、四川、陕西等地对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山东、贵州等地对企业外地员工返岗产生的交通费给予补助。 建立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协作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在运输、安全、健康互认、人员对接等环节采取全方位、全链条措施,帮助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及时开通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系统、用工对接服务平台、农民工出行服务小程序,全面摸排汇总有意愿外出农民工信息和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对接服务。 目前,累计“点对点”运送农民工603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3.5万人。 四川、浙江、湖南、山西等农民工输出和输入较多省份加强省际劳务合作,通过签署备忘录加大用工对接。浙江开展“十省百市千县”省际劳务合作,主动通过包车、专列、包机接回员工。云南重点跟进长三角、珠三角农民工集中务工地区,向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派出工作组,发挥省外劳务工作站作用,精准发力,对接返岗。福建包飞机、包高铁、包车供农民工返岗免费乘坐。河南引导输出地通过包车输送、企业灵活接送等方式组织运送。 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加大稳岗支持力度,扩大政策受益面,降低政策门槛,提高返还标准,重点向中小微企业和疫情严重地区倾斜。将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裁员率标准由不高于上年度统筹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放宽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对参保职工30人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湖北等重点地区可对所有受疫情影响企业,放宽至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对中小微企业返还标准最高可提至企业及职工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100%,湖北省可放宽到所有企业。对暂时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适当放宽其稳岗返还政策认定标准,重点向受疫情影响企业倾斜,返还标准可按不超过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或按不超过3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确定。 截至4月底,已有345万户企业享受到稳岗返还465亿元,惠及职工9157万人,受益企业户数是去年全年的3倍,中小微企业受益面大幅扩展。 各地人社部门减少证明材料、加速线上办理,及时拨付稳岗返还资金。湖北武汉在严格防控停止办公的情况下,对参保企业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对,把以往至少需要2个月的审核时间缩短到了8天,对500人以下企业直接取消申报等环节,人社部门报地方政府批准后,优先快速拨付企业。向社会公布稳岗返还经办网址、APP、公众号等,通过短信推送、网站链接、经办提醒等多种方式,主动对接、主动服务,让企业申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江苏苏州先行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无需企业申请,通过大数据比对获取关键信息,联审平台进行审核并确认最终企业名单,网上公示后直接拨付资金,全程实现“免填表”“免申报”“免跑腿”。 3月20日至6月30日开展主题为“职等你来就业同行”的百日千万网招行动,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机构首次大规模联手,协调企事业单位拿出千万个岗位,着力打造招聘云平台,同步推出职业指导云课堂、在线技能培训课程、就业政策宣传三大特色服务。行动主打1+N特色,即常态化招聘加分行业、分区域、分群体专场招聘。行业专场围绕复工复产和急需紧缺领域,每周上新4-5个主题,已推出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金融电商、医药卫生等40多个特色专场。区域专场主要聚焦地区差异,每天主推1个特色省份,同时常设京津冀、湖北、52个贫困县、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9个专区。人群专场主要服务重点群体需求,专设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4个专区,5月17日推出“助残日”贫困残疾人专场。同时,持续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将线下招聘活动转到线上,上线失业登记全国统一入口,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公共招聘网设立返岗就业服务专栏,归集发布各地开复工信息、就业政策、服务活动和举措。指导各地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有序推进线下招聘服务。 截至5月14日,4920家机构参与,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专场招聘9169场,共有165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需求1725万人次,上线求职劳动者1154万人次。 各地面向湖北劳动者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上海、江苏等六省市与湖北开展“6+1”劳务协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低风险地区已经逐步恢复现场招聘。 3月下旬至6月底,实现“百日515”目标,即利用50家以上优质线上技能培训平台,推出覆盖100个以上职业(工种)的数字培训资源,实现实名注册线上培训50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对于参加线上培训并取得相应课程培训合格证明的学员,按照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各地根据实际,对参加线上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两后生”中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在培训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明确在受疫情影响停工期间,对各类企业自主或委托开展的职工线上培训,按规定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开展项目制培训,可按规定预拨一定比例的培训补贴资金。 目前,在免费开放部属6家线上培训平台的基础上,面向社会遴选公布华为、腾讯、淘宝等50家线上培训平台。31个省份公布线上培训平台1675个,涵盖职业(工种)超过140个。全国线上技能培训平台实名注册超过930万人次,开展线上培训超过790万人次。 陕西抽调1000余人,组建“千人服务团”,公布联系方式,接受企业咨询,主动宣讲政策,帮助企业选平台、选课程、定方案,协调解决难点堵点,协助申领补贴资金。山东“全面普及+重点推荐”做好线上培训资源供给,“全员免费+重点补贴”做好线上培训政策支持,“全程服务+重点监管”做好线上培训制度保障。成都做到企业“在线提技能、工学两不误”和市民“停工不停学、在家有事做”,先后投入1600余万元建设升级“成都职业培训网络学院”,开发上线20多个产业领域84个专业培训包,1686个课件资源。 会同有关部门实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着力缓解企业经营困难。2-6月,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经营情况,对企业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实行阶段性减免。免征中小微企业等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单位缴费部分,最长不超过5个月,减半征收大型企业等参保单位三项社保单位缴费,最长不超过3个月。困难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保费,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缓缴期限不超过6个月。同时,明确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单位方式参加三项保险的,享受中小微企业政策。 2-4月,共减免企业三项社保费3402.7亿元,企业缓缴社保费353.7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因免征社保费直接受益2696.2亿元,占减免额的79.2%。预计上半年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6000亿元。 各地人社部门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做好企业划型工作,无需企业申请、无需提供证明材料,不增加企业事务性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