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就业促进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信息详情
理论实践
家政服务大有可为
2019-10-28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了十个方面共36条重点任务,为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家政服务业指明了方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政服务大有可为,要坚持诚信为本,提高职业化水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家政服务是朝阳产业,既满足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也满足了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要把这个互利共赢的工作做实做好,办成爱心工程。”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家政服务业发展工作时强调,家政服务业事关千家万户福祉,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产业,要推动这一产业发展壮大、扩容提质。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增效,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助推就业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家政服务业是时代的要求

家政服务业“小切口、大民生”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业也日益成为新兴产业,家政服务业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满意度、促进就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起着显著作用。经济学家汤敏认为,中国刺激内需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从家政服务市场着手。

家政服务业是扩大就业的“蓄水池”。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电器化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必然导致劳动力的剩余,而经济发展所能容纳的就业机会却相对不足,出现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失业现象,就业形势严峻。家政服务业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兴产业,与扩大就业紧密相关,具有服务项目涉及面广,投资少,技术层面要求低的特点,更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就业,是解决创业和就业的一个有利平台,为城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总量已超过3000万人,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增长点。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举办家政技能培训班6300多期,培训妇女27万人,24万名家政服务员通过初、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1万多人获得高级职业技能资格。

发展家政服务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以及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让养老、育婴等家务劳动的溢出水平不断提升,创造了大量的家政服务潜在需求全社会对家政服务需求持续呈刚性增长,家政服务的市场总规模近些年均保持20%左右的增速。在山东,有266万余名妇女接受家政职业培训,为307.8万个家庭提供服务。

家政服务业是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发展的重要支撑家政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结构、改善民生”方面正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经营规模达到5762亿元,同比增长27.9%,家政服务业在我们国家具有成为万亿级别产业的潜力,发展前景非常巨大。经济新常态下,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由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家政这个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大大提升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家政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覆盖面大、服务种类多、市场需求旺、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对促进就业、精准脱贫、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升培训质量,有效提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当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主要是“4050”城镇下岗人员及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年龄偏大流动性高、稳定性差低层次的文化程度增大了对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和难度, 从业人员提升职业化水平比较困难。除规模较大的家政服务企业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外, 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培训部门, 采取老员工带领新员工现场实习几次就直接上岗的方式。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是家政行业职业化的重要标志。 要逐步改变“4050”城镇下岗人员及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多数、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年龄偏大流动性高、稳定性差的农民工为从业主体的现状, 培养一批年龄结构合理、职业技能水平高、具备积极职业价值观的从业人员。健全的教育与培训体系是夯实家政从业队伍的基石,要不断提升培训质量,有效提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培训质量。加大对家政服务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素养。针对岗前和在岗等不同阶段的家政服务人员,要设置分类培训制度,研发培训课程、培训师资、明确培训内容、制订培训标准,建立岗前短期培训和“回炉”培训机制,采用标准化课程体系和培训教材,做到“无培训、不上岗”保证培训质量。家政服务人员没有非常集中的时间参加培训,可以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业余时间培训、网上培训和相对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新上岗家政服务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家政服务人员每两年至少得到1次“回炉”培训。

要扩大培训规模,增加有效供给。要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年轻力量进入家政服务业,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的活力。对接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完善专业目录,增补有关专业,引导和鼓励院校加强人才培养。支持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扩大家政服务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向家政等领域倾斜;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支持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通过高职扩招专项考试、专升本等多种渠道来提升学历。加强引导,要打破陈旧的观念,形成全社会尊重家政服务业的良好服务氛围。

要深化产教融合,支持校企合作。第一,要培育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加强相关领域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举办家政服务类职业院校,优先支持家政服务紧缺领域建设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推动家政示范企业有关院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第二,要利用好技工院校发挥师资、教学、实习实训设备等优势,推动技工院校与家政服务龙头企业组建家政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双方深度参与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建设家政服务的实训实习基地,共同培养培训家政服务人员共同推进家政人才培养,从而提升培养质量。可以将家政服务业列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优先和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合作的方式,可以是“订单班”,也可以是“前校后企”,等等通过实训基地培养、开展联合办学等形式让在校的家政专业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家政服务实践,来了解职业晋升的通道,从而留住人才

三、建立标准化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

家政服务业不仅是容纳就业的蓄水池,也是经济增长的新蓝海。当前,家政服务企业通常仅采集从业人员一般性身份信息,缺乏应有的信息登记。同时,由于缺乏跟踪记录,交易活动的一次性特征决定了理性的家政服务员在服务中只需考虑此次服务的利益最大化,容易诱发家政服务员的短期化行为。另外,在家政服务市场中,存在严重的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缺乏信息甄别机制的情况下,低素质家政服务人员很难被识别,造成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诚信问题突出。由于家政服务业吸纳了大量的弱势群体就业, 标准过高会妨碍就业, 也不利于行业发展;标准过低则无法起到规范行业发展的作用。优秀家政服务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完备、精细的标准体系。只有家政行业建立标准化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才能促进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家政服务业质量。

要明确家政企业准入门槛。长期以来,传统上的家政服务业企业资质标准不明确,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高,所扮演的角色和法律地位是服务中介,为消费者和从业者提供信息咨询、居间介绍,起着为供需双方订立合同牵线搭桥的中介作用。在传统的服务中介模式之下,从业者不是家政服务企业的员工,既没有归属感,也无法从家政服务企业获得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社会福利,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很难保护其合法劳动权益。从业者一旦因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难以获得与其劳动付出相对应的物质帮助和福利待遇。明确家政企业的注册条件,如投资人的资格审核、开办资金、营业面积、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标准,推行员工制管理,是家政服务业规范化不可或缺的前提。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有利于其履行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家政服务从业者纳入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调整范围,为其参加社会保险,使其获得劳动保障,有助于保障其合法劳动权益。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有利于改变传统模式。在员工制模式之下,企业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与从业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统一安排从业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直接或者代发劳动报酬,并为从业者提供持续培训等服务。新模式下的家政服务企业承担并履行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并有望获得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从业者作为企业员工既有归属感,其合法权益和业务水平又能获得保障,企业、从业者和消费者三方都有望从这一改革措施中实实在在地获益。

打造家政服务标准化体系。家政服务质量要高,离不开一套标准体系不能是凭感觉各行其是。随着社会和消费者对家政服务内容的要求越来越多、对服务水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家政电商、家政教育、家政培训等新领域、新业态,以往的家政服务行业标准不足以覆盖新领域,也不足以满足社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需求,旧的家政服务标准需要完善,新的标准和规范需要注重行业细分和服务质量的评价、认证机制,并注重对服务质量的考核评价、动态监管。推动家政服务标准化,制定标准规划,通过研究建立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化工作机制,设定标准制定、宣贯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搭建家政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明确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和职责、标准项目的立项、标准的制定和审查发布、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宣传贯彻标准,实施标准化示范工程,培育优质家政服务标准化品牌。从国家层面来看,实现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出台权威的家政服务质量规范十分必要。

要完善家政服务监督标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要分门别类制定考核方案和标准,实行常态化绩效考评,督促其服务达标。同时,要严格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问题严查严罚,以维护雇佣双方合法权益,确保双方人身财产安全。行政部门对那些疏于管理、不具备经营家政业条件的机构应依法出清,以净化家政服务业市场。

四、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

遵循市场规律、坚持需求导向,是推动家政升级的关键。目前,中国家政服务行业整体还处于自然型、松散型的低层次服务市场阶段,与旺盛的家政服务需求不能匹配。家政服务业处于供需结构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总体上供不应求,服务质量达不到要求。消费者期待家政服务范围扩大,质量提升,服务的价格也能充分反映价值规律。但家政服务供应质和量都难以令消费者满意,一方面是优质的家政服务员“一将难求”,价格令普通家庭无法承担,另一方面,市场上也出现了诸如“杭州保姆纵火”“家政虐待老人”等因为家政人员管理疏漏造成的不良事件,影响了人们对家政行业和家政服务人员的评价。我国家政行业潜在的劳务资源不少,发展潜力巨大,但因为历史原因,家政市场并未得到充分规范。要搞活家政市场,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高家政法制化和现代化程度,家政行业就能迎来发展的春天。

产业发展要融合。特别是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互联网+的方式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人才培训、提升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推广应用高水平家政产品和服务方面,互联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要引导家政服务产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家政服务业同养老、托幼、托育的融合发展。比如,家政服务业和养老产业有密切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居家或者在社区生活、养老,在社区养老当中,助餐、助行、托老等需求就成为老年人在社区或居家生活的重要需求,需要发展家政服务业去满足。推动家政服务业同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支持专业化的家政服务机构拓展养老、托幼、托育服务,也支持专业化的养老机构来拓展家政服务。

功能需求要对接。家政服务业能够更多地对接其他产业与家政服务相关的需求,壮大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同时降低家政服务业的运营成本。通过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等方式,集合发展,有利于资源共享,降低成本。

平台要共建共享。引导与关联产业在基础设施、人才培训、服务平台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在信用建设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家政服务业既是传统产业,又融入了许多新业态的元素,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家政,传统产业与新业态融合,关联产业深度融合,能够使家政产业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维护家政服务人员合法权益,促进实现体面劳动

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合法权益的充分保护,是改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认同感,增强家政服务人员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家政服务人员多为中介制用工,较少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雇佣模式多为口头约定,合法权益长期缺乏有效保障。要切实维护家政服务人员合法权益,促进实现体面劳动。

要制定和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依法监管,首先要有法可依,进而才能做到执法必严。由于家政服务业是新兴行业,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法律。虽然有关方面出台了《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行业管理规范》,一些城市也出台过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的意见,但由于缺乏强制力、不够完善等,所起作用还比较有限。在全国性法律法规未出台之前,各地应该根据本地情况先行出台地方性法规,保证家政服务业规范发展,使之成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新兴产业。

要保障家政服务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对家政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或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交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规定予以社保补贴。员工制家政企业应按月足额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也可自愿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或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进一步完善家政服务的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家政企业、服务员、消费者三方的权利与义务,推广家政服务电子合同。支持发展家政商业保险明确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专门的家政服务责任保险,多方筹集资金为家政服务员购买责任和意外保险,解除家政企业、家政服务员和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会同有关部门分类制定科学合理的家政服务员体检项目和标准,更好地为家政服务员提供体检服务。                                                       

                                                          (毕京福 沈伟智)


联系电话:0531-86120089  电子邮箱:sdjiuye2007@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13号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2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