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就业促进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信息详情
理论实践
人口增速放缓 对就业影响几何——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
2019-08-04

人口增速放缓 促使制度变革

记者: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张车伟:我国人口总量继续增加,但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2600余万人。2018年,劳动年龄人口比2013年减少2225万人。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也首次出现下降,预计今后几年还将继续下降。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近9亿人,就业人口总量仍达7.8亿人,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据测算,到2030年之前,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仍将一直保持在8亿人以上。

未来,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它不仅给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带来巨大的改变,也会促使各类相关制度变革。

就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记者:人口增速放缓将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张车伟:人口增速放缓,劳动年龄人口由增加转为减少,是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重要变化,标志着我国就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正式由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

2012年发布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出,“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首先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其次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表现为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凸显;部分地区、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造成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难度依然很大。

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则把解决结构性矛盾提高到了新的位置。规划提出,要坚持总量与结构并重,既要着眼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高度重视总量问题,又要从区域、行业、人群分化的实际出发,聚焦关键环节,抓住主要矛盾,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着力解决日益突出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记者: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城镇调查失业率有什么变化?

张车伟: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着稳中有进、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局面。整体来看,就业形势比较平稳。

失业率反映了劳动供求的剩余程度。让失业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一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证了劳动供求处于均衡合理水平上。2017年以来,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运行在5%左右。2018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2019年1月和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提高。春节前后为更换工作高峰期,许多人尤其是农民工在节前辞去工作,节后重新寻找工作,摩擦性失业增加带动失业率上升。但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今年,企业春节后复工正常,企业员工按时返岗率较高。因此,总体上看,我国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发挥政策合力 实现高质量就业

记者:近年来,我国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如何?

张车伟:近年来,在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同时,经济发展的公平性、普惠性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首先,雇员化就业明显增加。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高涨,劳动者创办企业的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大批灵活就业人员进入企业就业,促进了就业正规化程度进一步上升。其次,企业用工更加规范,就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最后,劳动关系更趋稳定。各项劳动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用工的进一步规范,超时用工现象明显缓解,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记者:针对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您有什么政策建议?

张车伟:我国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趋势由来已久,我国经济活动人口和就业人员总数也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开始趋势性下降。过去,我国依靠大量劳动力结合国内外资金来推动经济增长。目前,劳动要素市场的重要转变使得旧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经济遇到了增长瓶颈,主要是重大风险亟待化解、收入分配不够合理、环境约束日益加强。

随着人口形势的转变,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以就业岗位不足为特征的总量矛盾,转变为以就业质量不高为特征的结构性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就业,只有不断创造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才会更加坚实、更加牢固。

推进高质量就业,要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措施,抓重点、调结构、守底线,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循环。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重视和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为企业减负。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为企业增加活力。

二是优化就业增量。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会带来就业弹性提高、智力型岗位激增,有利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三是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在强化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上下功夫。

四是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工作。保障劳动者权益,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失业人员及时兑现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加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李小彤)


联系电话:0531-86120089  电子邮箱:sdjiuye2007@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13号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2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