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省就业促进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详情
新闻中心
山东近十年就业人数超过5500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120万人
2022-10-09
  • 山东省委宣传部定于 2022年10月8日(星期六)上午10:00举办“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邀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
      (图文:钮晶 陈洋洋 导播:张一帆 审核:王磊)

  • 10:02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邀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潘文勇先生,就业促进处处长董廷杰先生,流动管理处处长刘保俭先生,养老保险处负责人孙栋先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潘文勇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 10:04潘文勇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这次发布会,主要是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4次亲临山东视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把脉定向、掌舵领航。特别是2021年10月,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考察,要求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这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为我们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论述,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抓重点、攻难点、治堵点、办试点、现亮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有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可以说,与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样,这十年是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好的十年,是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 10:06潘文勇

      这十年,我们狠抓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作为全国唯一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双过亿”的省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更加突出,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省就业人数超过550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20万人,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城镇就业人员比重由46.5%上升到60.7%,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由34.1:33.7:32.2调整为24.9:33.4:41.7,第三产业成为就业最大的“容纳器”,三次产业“倒金字塔”型的就业结构逐步形成。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平稳,贫困劳动力每年务工就业规模保持在40万人左右。失业水平保持低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5%左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单位人员工资较2012年翻了一倍。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14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0万人,分别较2012年增长3.2倍和1.7倍。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我省就业创业工作3次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创业大学、稳就业组合拳等先后2次入选国务院大督查典型经验。首创的“就业扶贫车间”扶贫模式列入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典型案例;以工代训、“稳就业24条”等政策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肯定。

  • 10:10潘文勇

      这十年,我们狠抓社会保障这个民生之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社会保障安全网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保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在全国率先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建筑业新开工和在建项目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社保覆盖面持续扩大,职工养老、居民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331万人、4633万人、1583万人、1997万人,较2012年底分别增加1268万人、232万人、573万人、657万人。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2012年的1797元,提高到今年“调待”后的3109元,增长73%;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至160元,增长1.7倍;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90%,由每人每月平均680元提高到1710元,增长1.5倍。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189亿元,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5500亿元。社保服务不断优化,取消职工养老保险省内转移接续,惠及30万企业职工;强化数据赋能、精准画像,社保待遇发放实现“静默认证、免申即享”;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9528万张,较2012年增加7480万张,基本实现身份凭证用卡、人社缴费凭卡、补贴待遇进卡、工伤结算持卡。
      回顾这十年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取得这些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当前,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踏上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征程,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面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人社力量。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下面,我们很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 10:10主持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 10:11中宏网记者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就业形势总体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更有力的措施?

  • 10:15潘文勇

      感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劳动力大省,劳动年龄人口超过6000万,做好就业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全省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成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坚实支撑。一是扛牢就业政治责任。建立省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将促进就业情况纳入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压紧压实各地就业主体责任。出台稳就业24条、保居民就业34条、灵活就业20条等30余个促就业政策文件,构建普惠共享的就业政策支持体系。二是稳定拓展就业岗位。强化援企稳岗,累计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10亿元,稳定就业岗位3523万人次。每年安排10亿元支持创业,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00多亿元,发放量已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城乡劳动者超过1100万人次。三是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行动计划,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全省农民工总量达到2335万人,省内就业占93.9%。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妥善安置去产能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分别累计达到530万人、103万人。四是提升就业服务质效。设立用工服务专员3000多名,建立3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急需紧缺工种调查发布制度,规模性缺工企业实现动态清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窗口)达到1.9万家(个)。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营收1298亿元,连续三年增幅超30%。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不确定因素增多,就业工作面临不小挑战。下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创业齐鲁·乐业山东”建设,努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突出抓好“五个聚力”:一是聚力稳定扩大就业岗位。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推动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联动,支持稳就业保就业,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二是聚力多渠道就业创业。持续拓宽就业渠道,深入挖掘更多岗位,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的创业服务机制,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三是聚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分类帮扶、精准施策,构建多元化的帮扶体系。四是聚力促进培训服务提质。健全就业失业服务管理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培训服务针对性、有效性。五是聚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活动,巩固根治欠薪工作成果,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谢谢您的提问。

  • 10:16大众日报记者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是就业的重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请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安排和部署?

  • 10:20董廷杰

      感谢您的提问。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是新增就业的主要群体,也是发展的动力和消费的潜力所在。山东是高校毕业生大省,2022届毕业生总量接近80万,规模居全国前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专题研究,专题部署,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着力确保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稳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就业工作的责任牵头部门,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摆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计促进他们就业创业,青年来鲁留鲁就业规模呈逐年上升态势。主要抓好四项措施:一是普惠政策。实行普惠化就业创业政策,省内外普通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出国留学人员在山东就业创业,均可同等享受属地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二是拓宽渠道。接续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留鲁来鲁促进行动、创业齐鲁计划,今年又创新实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和“百日攻坚行动”,拓宽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科研助理、社区服务等就业渠道,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充足的就业空间。三是优化服务。打造“就选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线上平台,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实行电子报到证等线上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办理,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一站式”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四是重点帮扶。建立高校毕业生重点帮扶机制,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实行“131”帮扶,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机会;对低保家庭、脱贫家庭毕业生等特困毕业生实行“双优先”帮扶,优先推荐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做到一人一档、一人一策。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山东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扩大,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特别是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疫情散发,市场岗位需求所有减少,部分招聘求职活动取消或延后,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求职就业出现了新的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重点加大三方面力度:一是渠道再拓宽。加强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加大就业岗位归集力度,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二是服务再加力。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就业指导服务,加密就业服务活动,创新就业服务方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或投入到就业准备活动中。三是环境再优化。建设一批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选树一批“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等就业创业典型,擦亮“创业齐鲁·乐业山东”品牌,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创业。

  • 10:21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作为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请问十年来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成效如何?为推动行业更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如何发力?

  • 10:26刘保俭

      感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人社部门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加强统筹谋划,创新思路举措,全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十年来,全省行业规模由小到大、机构实力由弱到强,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是行业规模快速壮大。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起步略晚,但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行业规模呈现“裂变化”趋势。“十三五”时期,全省行业营收由2016年的38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87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8%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9010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实现年营收超1200亿元,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0%,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二是机构实力稳步提升。市场主体实现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公共服务机构为基础、经营性服务机构为主体的行业生态体系。民营机构行业占比超过95%,较“十二五”末增长4.8倍,年营收过亿元机构220余家。经过多年积淀,诞生了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骨干机构。
      三是发展格局渐趋完善。建成济南、烟台2个国家级产业园,青岛园区获批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省级园区实现16市全覆盖,形成了济、青、烟“三核”引领、辐射带动各市发展的产业格局。2021年,21家省级园区实现营收343亿元,超过全省行业年营收的四分之一,龙头带动作用明显。
      四是政策环境持续优化。陆续出台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十四五”全省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建立了省、市两级较为完整的政策保障链条。自2014年起,每年拿出20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发展,目前累计支出已超过1.3亿元。今年,协调财政部门将扶持资金提高到3000万元,配套制定项目管理细则,政策“指挥棒”作用更加充分。
      五是社会价值逐步凸显。推动组建省级行业协会,连续7年开展诚信服务机构评选,截止目前省级诚信服务机构达到133家,其中国家级27家。举办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开展行业促就业“引航助跑”行动,为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支撑。2021年,全省各类机构为149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实现就业和人员流动798万人次,成功推荐选聘高级人才近6.5万人,有力保障了稳就业保就业和人才引育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走在前、开新局”总目标,在行业发展方面重点实施服务融合创新、协同协作创新、产业集聚创新、机构培育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监管规范创新“六大”创新行动,一体化推动全省行业更高质量发展,以更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10:26齐鲁晚报记者

      就业是民生之本,困难群体就业是稳就业的重点、难点。请问我省在帮扶困难群众就业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 10:28董廷杰

      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关系群众冷暖,关系民生底线,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帮扶困难群众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十年来,全省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30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03万人。主要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台账管理。失业人员可在户籍地、常住地、就业地或参保地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建立台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先后出台困难人员系列就业帮扶政策,综合运用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和生活费补贴等政策,帮扶就业困难人员企业就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坚持日常援助与集中援助相结合,为困难人员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方案。今年8月初,我们会同民政、残联等部门启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为长期失业人员、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人等急需就业的人员,集中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四是强化兜底安置。创新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对于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城乡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兜底安置,截止目前已开发岗位41.9万个,安置上岗41.8万人。
      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深入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强化政策扶持、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生活保障联动,鼓励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支持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帮助更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增收、共享发展红利。

  • 10:28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经济运行稳定器,保市场主体就是保民生,请问:近年来,我省人社部门在助企纾困、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

  • 10:35孙栋

      感谢您对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近年来,我省各级人社部门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助力疫情防控、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打出“减免缓降返补”组合拳,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纾解企业困难,支持经济发展。
      “减免”即减免社保费。2020年,面对突发疫情影响,第一时间顶格出台减免社保费的具体措施,当年2至12月免征各类中小微企业社保单位缴费;2至6月减半征收各类大型企业等单位社保单位缴费。政策实施期间,共为72万户企业减免社保费737.8亿元。
      “缓”即缓缴社保费。今年以来,为更好帮助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以最快速度、最优服务落实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全省符合条件的22个行业企业和受疫情影响地区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均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截至9月30日,全省共14233家企业享受缓缴政策,共计缓缴社保费34.7亿元。
      “降”即降低社保费率。先后多次下调社保费率,大幅减轻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自2019年起,全省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18%统一降低到16%,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水平,同时明确以省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确定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降低了缴费门槛;自2017年起,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其中单位费率0.7%、个人费率0.3%;自2018年起,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符合条件的市按规定下调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据统计,降低社保费率后,全省每年为企业和个人直接减轻缴费负担约340亿元。
      “返”即稳岗返还。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岗位防失业作用,2015年以来为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一定比例失业保险费。今年又将大型企业返还比例提高至50%,中小微企业和参照执行单位返还比例提高至90%。截至8月底,历年累计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09亿元。
      “补”即技能补贴。鼓励提高职业技能,2017年以来,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在职参保职工和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人员发放技能提升补贴截至8月底,并逐步放宽申领条件、拓宽覆盖范围。历年累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5亿元。
      此外,我省是全国最早开展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省份之一,先后累计投入1505亿元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其中,2015年起我省分批委托投资的1000亿元基金已全部到期收回,五年累计收益442.68亿元,收益率44.3%,取得了显著回报,壮大了基金池子,提高了支撑能力,更有底气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我省积极加强与全国社保理事会沟通对接,争取加大对我省投资和支持力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社保理事会投资我省的资金规模达208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 10:35新黄河记者

      这十年,咱们人社部门在推动我省社保经办服务方面做了哪些优化,给咱们老百姓带来了哪些便利呢?

  • 10:39孙栋

      这十年,人社部门牢牢站稳服务民生最前沿,认真履行对参保人员“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庄严承诺,不断擦亮“温暖社保、真情服务”品牌。
      这十年,坚持经办事项流程再造,服务流程不断优化。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一次办好”改革要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持续优化经办服务流程,推动业务事项标准化,统一规范全省170余项社保经办服务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用一纸告知承诺书替代无收入证明等原始证明材料,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支取、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支付等高频事项不再繁琐,有效简化流程,提升办事效率。
      这十年,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服务渠道不断拓宽。在线下大厅推广综合柜员制,十年前的“分窗受理、分类服务”变为现在的“一窗受理、综合通办”,群众办事体验全面升级。将“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领”等事项下放基层平台和银行网点,打造“便民服务圈”,实现“就近可办”。拓宽“网上办”“掌上办”服务渠道,对接全国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和“爱山东”APP等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27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企业职工参保登记”等21个高频事项“全省通办”,“个人参保缴费证明查询打印”等9个事项“全省通查”。
      这十年,坚持创新突破智能先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由“各地分散”变为“省级集中”,有力推动社保经办服务全流程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推动全民参保,我们开展大数据比对分析,精准筛查出中断缴费人员、参保未缴费人员和未参保人员“三类人员”,并配合“社保政策你我他”宣传活动,完善参保缴费措施,引导和促进群众接续缴费或参保缴费,切实维护群众社保权益,截至2021年底,我省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已经超过95%。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频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逐渐成为社保经办服务中的突出矛盾,我们取消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改由人社部门在职工退休前主动实施业务归集,不再需要职工和参保单位参与,切实解决了此项业务环节多、流程长、两地跑等问题,预计全省每年能够为近30万企业职工减轻后顾之忧。针对退休人员领取待遇资格认证难问题,我们全面推广“静默认证”,搭建社保待遇资格大数据认证平台,依托人社领域的数据资源,整合公共数据资源,构建智能化大数据认证体系,实现社保待遇资格认证“零跑腿”“免打扰”,社保待遇“免申即享”,全省“静默认证”率平均达到90%以上,惠及全省超过2400万社保待遇领取人员。
      谢谢您的提问。

  • 10:40主持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处范红艳,联系电话:51788090。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联系电话:0531-86120089  电子邮箱:sdjiuye2007@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13号  ICP备案号:鲁ICP备19023491号